物流巴士獲悉,經過一段時間的投票,英國于6月24日脫歐成功。其實早在2013年,英國航運協會就對英國退歐發出警告,稱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將嚴重打擊英國海運業,留在歐盟對于保持英國貿易的開放度以及構建國內商品、人員與歐洲乃至全球市場之間的橋梁至關重要。
1、變革中,英國將逐漸淪為“醬油族”
對于從事中英之間貨運的群體而言,雖然退歐會引發英鎊貶值,對購買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由于基數不大,影響有限;反倒是剛剛略有回升的中歐貨運,受次影響是否會調頭向下,值得密切關注。從長期看,英國退歐對歐、英雙方而言畢竟是雙輸的格局,加上可能會有其他的連鎖反應,歐亞航線接下來的貨運量難以樂觀。
如果一個船東,在英國融過資,且合同的計價貨幣又是英鎊,那么英國退歐對他而言可能是個好消息,英鎊貶值至少在短期內可以讓他償債的壓力輕松了不少。但是,英國退歐對于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沖擊,這不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只是一個時間快慢的問題。
說起英國,還有航運保險、航運法律等一系列衍生服務業,這些行業在短期內還會延續慣性,但不會持久。這些行業高度依附于金融和實體企業,隨著英國脫歐的實質性啟動,航運實體和金融巨頭就會與昔日的大英帝國漸行漸遠。更何況,目前正處在航運物流行業重新洗牌,商業模式加速迭代,運輸、保險等公約規則急劇重構的時代,英國作為老牌的“莊家”,在這場變革中,可能只能慢慢淪落為打醬油一族。
退歐事件,對于英國海運的朋友,物流巴士溫馨提醒:
(1)最近操作跟英國有關的貨物,可能會占用你更多的精力,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你的休假。
(2)如果你的資產負債表中有英鎊的負債,恭喜你,那應該會讓你的損益表更加好看。
(3)如果你在英國有投資物流資產的計劃,無論是碼頭、堆場、還是房產,可以考慮將這個計劃適當地往后推一推。
(4)如果你的歐洲總部設在英國,請盡快考慮選擇在歐洲大陸的新址。
(5)英國的海運保險,其實大部分是再保險,跟你的關系沒有想象中的大。唯一可能還值得繼續信賴的,可能是保賠協會。
(6)雖然英國的學費聽上去更便宜了,但千萬不要送你的孩子到英國學習海商法,他/她今后可能很難靠這項專長吃飯。
(7)一個強大的歐盟是否對中國的大國復興更有利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考慮的問題,航運圈的朋友更關心的是歐盟和英國是否還能保持強大的購買力。
2、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物流成本上升。
英國退出歐盟后,世界貿易增長放緩,海運運輸需求增長也隨之放緩,運力過剩的困局將更加嚴重,與歐盟國家之間的物流成本上升。
一是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運輸不再享受原來的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國內運價和內貿貨物的種種港口費率優惠。
二是原來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海上運輸享受一國沿海運輸權(cabotage)的保護,現在這種保護不復存在。比如,一艘掛英國國旗的船在從事英國-歐盟班輪航線經營時,在歐洲沿海不能捎帶歐盟成員國內部的貿易集裝箱貨物,反之亦然。取消捎帶將導致艙位利用率的下降和運輸成本的上升。
三是cabotage政策為了保護本國的造船業和航運業以及就業崗位,必然實行“國輪國造”政策,以及規定船員中的本國公民最低比例。類似這樣的保護政策必然導致行業壟斷,以及造船成本、航行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的成倍上漲,并進一步推高物流成本。
3、倫敦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進一步衰落。
失去了歐洲大陸航運業的支撐,倫敦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或將進一步衰落。在硬實力方面,從港口實體來說,以英國6000萬人口的體量,本土腹地內的貨運量需求同歐盟5億人口相比微乎其微。英國的菲利克斯托、南安普頓和利物浦港的集裝箱吞吐量中,相當大比重的貨物是歐盟國家的中轉運量。英國脫歐以后,其中一部分貨物可能會在歐洲大陸尋求中轉港,比如鹿特丹、漢堡、安特衛普和勒阿弗爾等港口。英國港口的吞吐量增速可能變緩。
在海事法律與仲裁體系、保賠協會、船舶經紀、行業協會、海事咨詢、出版與信息等軟實力方面,倫敦歷數百年來打造出來的實力首屈一指,無與倫比,在可預見的未來,優勢不會旁落。但是英國脫歐可能逐步縮小倫敦同世界其他國際航運中心之間的差距。其中直接受益的是紐約國際航運中心,間接受益的包括東京、新加坡、香港、迪拜和上海等國際航運中心。
從總體上來說,英國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美國和日本,而英國海運承擔了國內95%的對外貿易運輸,脫歐后勢必會對本國的貿易和航運業造成一定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