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航運能力的過度供應而不是貿易戰,導致近期太平洋和亞美東海岸集裝箱服務的合理化,到目前為止,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主要打擊非集裝箱貨物。
上周,2M和Zim同意將他們的亞美東海岸集裝箱服務合并,從七個降至五個。
總體而言,今年第二季度亞美東海岸航運量同比下降13%,同比下降4%,5月份下降8%。
然而,航運咨詢公司德路里今天表示,在今年前三個月出現了19%的好轉。
一些人猜測,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托運人將貨物提前托運,以預先防止當時懸而未決的美中貿易戰的額外成本。
德魯里說:“在3月中旬首次宣布美國關稅時,托運人確實加快了一些貨物的運輸速度,但后來發現受影響的貨物基本上是非集裝箱貨物,正常的服務得以恢復。
“如果中國出口產品(不可避免地涉及更多集裝箱貨物)的第二波關稅獲得批準并在9月份生效,那么是否會出現同樣的現象,還有待觀察。”
德魯里還表示,4月和5月的需求量出現“突然下降”,令航運公司措手不及,無法相應調整運力。結果,船舶利用率在兩個月內下降到80以下——這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并使承運人獲得現貨價格收益的機會化為泡影。
“這也許證明了交易中存在的潛在需求,即現貨利率在4月份堅挺,在5月份從總體利率上升開始后僅出現了溫和的下滑。
德魯里繼續說道:“過去三周,世界集裝箱指數從上海到紐約的基準現貨價格每天都在上漲,截至7月19日,該指數接近每40英尺集裝箱2700美元,是自3月初以來的最高點。”
7月頭幾個星期的上升趨勢表明,6月份以來的需求勢頭已持續到下一個月。然而,德魯里認為6月份美國進口增長的“快節奏”(PIERS)為19.5,表明現在就對航運模式下結論“為時過早”。
“從美國和中國之間醞釀的貿易戰的角度來看,每一次服務暫停都是誘人的。
“然而,西海岸的裁員也是對貿易中利用率較低的一種糾正措施,而東海岸的2M-Zim變化,可能更多地是為了在利潤較低的時候追求更大的規模經濟和節約成本,而不是真正降低產能。”
盡管如此,德魯里認為,如果附加關稅起作用,2M和Zim之間的協議可能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服務細節和部署的變化還沒有公布,但幾乎不可避免的是,聯合能力將被削減,雖然可以通過引進大型船舶,以新的服務,減輕這一影響,”該公司補充說。
“由于巴拿馬現在允許14500標準噸左右的船只過境,所以有2M和Zim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