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巴士近日獲悉,自2011年5月開始歐盟委員會就對全球前18家航運公司進行調查,為結束長達五年的反壟斷調查,世界航運巨頭竟然要向歐盟的反壟斷部門妥協,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據悉,妥協的船公司主要有馬士基集團、地中海航運、長榮海運、赫伯羅特、中遠、中海、漢堡南美、韓進、東方海外、商船三井、阿拉伯輪船、日本郵船、現代商船和以星輪船等13家世界航運巨頭。
航運巨頭向歐盟反壟斷部門妥協是由于產能過剩和全球經濟蕭條等原因,航運公司遭遇嚴冬,被迫削減成本和提升規模效益。免責是航運巨頭最想看到的結果,但這取決于各企業能否承諾保持價格透明度等一系列行動。
歐盟競爭執法人員表示,航運公司自2009年以來可能已采取了通過在網站上發布提高運價的公告和新聞等方式提高運價。但也有部分消息人士表示,這一報價僅適用于短期內的價格,并不能作為長期合約或年度合約的運價。據物流巴士了解,一旦航運公司被發現存在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將會遭受高達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
歐盟將于下個月宣布調查結果,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可能以航運巨頭免責而結案。本案中航運巨頭宣布漲價的商業行為,容易對諸如大型超市和化學品公司等行業造成不良影響,此類公司易于協同價格,產生“共謀”行為。而航運業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影響尤為直接,從蘋果手機到設計時裝等各種商品大都通過航運物流在全球范圍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