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最富有的國家是卡塔爾,最窮的國家是津巴布韋。世界上共有3000多個港口,其中國家貿易商港約占77%,約有500個港口能停靠3.5萬噸級船舶,能靠10萬噸級的約有70個,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有哪些嗎?物流巴士主營國際海運,服務涉及全球各大港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 海港
一個現代化的港口,不僅是能使船舶進入、駛離和停靠的碼頭,而且包括能完成預期貨物吞吐和旅客運數的全部設施。
目前世界上能開展國際貿易的海港總計2000多個,其中年吞吐量超過1億噸的有鹿特丹港、紐約港、神戶港、橫濱港和上海港等5個。
荷蘭的鹿特丹港始建于16世紀,是世界第一大港。該港在萊茵河和馬斯河的入海口,港口總面積達100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37831米,倉庫和貨棚面積1215371平方米,冷藏庫容積129500立方米,有起重機887臺聽,吸糧機49臺,拖船518艘,港內鐵路410千米,為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的商業活動中心。該港年吞吐量超過3億噸。
始建于1614年的紐約港,是世界第二大港,美國最大的海港。該港在美國東北部的哈得遜河口,東臨大西洋。港口總面積1700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5000多米,年平均有4000多艘船舶進出,年吞吐量為1.6億噸。 日本的橫濱港、神戶港的年吞吐量已超過1億噸,其中神戶港為日本最大的海港。該港在大阪灣西北岸,港區岸線長30千米,總面積56.7平方千米。這里的公元3世紀就是日本、中國和朝鮮進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門戶,古稱務古水門。年進港船舶92882艘次。吞吐量達1.48億噸,其中集裝箱貨物吞吐量為2280萬噸,為世界之首。該港是世界上最早設有集裝箱碼頭的港口。為擴大港區面積,自1966年以來,一直在進行填海建島工程,到1981年止,共耗資5300億日元,填土量達8000萬立方米。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海港。始建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的唐宋年間。現該港總面積為15000平方米,1984年吞吐量已超過1億噸,運數旅客超過5000人次以上,進入世界級億噸港口行列。
二、航空港
隨著航空運輸事業的迅速發展,機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各種設備也越來越齊全,其繁華程度與海港可以相提并論。因而現代化機場往往被人們譽稱為“航空港”。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航空港共175個,其中亞洲44個、非洲40個、歐洲41個、拉丁美洲29個、北美洲8個、太平洋島嶼及其他地區13個。世界上最大的客運航空港,是沙特阿拉伯的新吉達國際航空港,該港造價為40億美元,占地105平方千米。預計到2000年,年載旅客為10萬5千名;德國的法蘭克福航空港,是世界是最大的貨運航空港,每年貨物吞吐量超過50萬噸,平均每天可處理1500宗空運,為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倫敦、邁阿爾密、巴黎、東京、三藩市、阿姆斯特丹等世界十大貨運航空港之首。
三、航天港
自1957年原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后,30多年來,航天技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許多國家也相繼建起了自己航天港。
拜科努爾是原蘇聯規模最大的航天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都曾在這里發射。它位于原蘇聯中亞哈薩克境內一個人煙希少的半沙漠草原區。
普列謝茨克是原蘇聯另一個重要的航天港,位于蘇聯歐洲部分北部地區,是一個被森林、湖泊、沼澤包圍住的發射場,周圍荒無人煙,鮮為人知。它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最繁忙的航天港。 卡普斯汀耶位于于伏爾加河下游,是原蘇聯發射小型人制衛星的航天站,始建于1946年,原為導彈試驗基地。
美國也有三個主要的航天港:肯尼迪航天中心、范登堡航天試驗中心以及瓦洛帕斯宇航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半島中部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美國“水星”、“雙子星座”、“阿波羅”等載人宇宙飛船都是從這里發射進入太空的。舉世矚目的“哥倫比亞”、“挑戰者”航天飛機曾先后多次從這里升空。 范登堡航天試驗中心位于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洲,美國各種軍用衛星和極軌道衛星就是從這里發射的。 瓦洛帕斯宇航中心在瓦洛帕斯島,僅發射過十幾個衛星。
法國的航天港都在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屬圭亞那的庫魯地區。“阿麗亞娜”運載火箭,還有一顆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就是從這里發射的;英國有名的“黑箭”火箭系統是從澳大利亞的渥默拉航天港發射的。
日本也有兩個航天港:內之浦與種子島。位于日本九洲南部大隅半島東端的內之浦發射場,發射了日本的顆衛星;位于日本本土最南端鹿兒島嶼的種子島發射場則是日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應用衛星發射場。 印度的航天港位于用度南部東海岸的斯羅哈里科塔島,曾先后發射了多顆小型衛星。 我國是僅遲于原蘇聯、美國、法國、日本的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是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是第三個掌握衛星的發射和回收技術的國家,到1990年10月5日止,一共發射了各類衛星28個;位于我國西北部甘肅省內的酒泉發射場和四川省境內的西昌發射場是我國的主要航天港,另外,我國在安徽寧國、山西太原也有自己的發射場。
港口是交通運輸工具,貨物和旅客的集散之地。一個國際性的港口,其交通的發達常常勝過一個城市。就拿荷蘭的鹿特丹港來說,周圍500千米范圍內,都屬繁華的商業活動中心;航天港盡管沒有很多的旅客,但其規格也是很大的。原蘇聯拜科努爾航天港的“居民”就有7.5萬。美國的肯尼迪航天港占地面積為560平方千米,港內諸如裝配大樓、發射控制中心、發射區、活動發射臺、運輸車、燃燒庫、水運碼頭、試驗設備、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等,高樓林立、設施先進、投資巨大。每次發射時僅現場的后勤支持人員就不下于5000人。
港口猶如窗口,通過它可以窺視出航海、航空及航天事業的發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