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7月6日)美國對大陸貨物加征25%關稅即將攤牌,造成近期海運運價出現劇烈波動,上周海運業者才降價、減班,7月1日起卻又調升運價,其中,美西線平均每大箱(40尺柜)周漲351美元,美東線343美元,業界龍頭馬士基航運美西線調升650美元,美東線調升750美元。業界估計今年市場因中美貿易大戰處于非常不正常的狀態,運價大起大落,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運價波動會很大。
航公司原本7月1日起要透過開征燃油附加費方式調升運價,但因遭到大陸官方否決,改以旺季附加費與基本運價調漲方式處理,而上周五結關的船舶,7月1日起開始裝船,正好趕上漲價日。
業界分析,這次能調漲成功,與6月最后一周長榮、東方海外、中遠海運與法國達飛所屬的海洋聯盟,在華南到美西航線原安排的每周兩班船,抽掉達飛派駛的1班,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合組的2M聯盟,上周起大陸華東、華南-美國西南岸一條航線停航,馬士基預告會停5周(每周一班),在市場艙位供給減少情況下,上周五結關船只平均裝載率高達九成五。
調漲后從上海出口的美西線每大箱平均運價自1,194美元提高到1,545美元,周漲幅29.4%,美東線自2,181美元上漲至2,524美元,上漲15.7%,而一周前才大幅降價的馬士基,則是美西線從自每大箱1,000美元漲到1,650美元,周漲幅65%,美東線自1,900美元漲到2,650美元,周漲39.5%。
但是剛調漲的運價能否支撐住,本周五(7月6日)美國是否對對大陸貨物加征25%關稅就會明朗化,如果中美貿易戰能夠及時解除,美國線7月已經進入旺季,7月底開始圣誕節貨品就會開始啟運,市場會很熱絡。
不過,市場的競爭永遠存在,新加坡太平洋船務本月中美國線船只汰小換大,法國達飛并購的美國總統輪船公司(APL)本月底會有新的航線推出,運力供給持續的增長中。
根據國際知名研究機構Alphaliner首席分析師Tan Hua Joo近日發表的分析指出,貨柜船運市場最大的威脅來自中遠海運的新造船,中遠在未來兩年內約有30萬箱(20尺柜)運力,相當于一家中型貨柜船公司規模,該公司在并購香港東方海外后,將名列全球第三,這可能迫使目前名列全球第一的馬士基改變不造新船的決定。
中美貿易戰對航運業的影響已經開始,近期有出貨的貨主貨代,請注意船公司航線及運價調整,及早做出安排。